WFU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過去的自己........



最近一位受人敬重的醫界前輩對我說:「你真的很聰明!」這句稱讚不禁讓我回想起過去的自己,小時候旁人對我的觀感是完全相反的評價。



中、低年級小學


我是外人眼中極度調皮過動的笨蛋小孩,學什麼都學不好,不管是音樂、美術、體育、學業,在學校裡都是敬陪末座,智力測驗的成績大概只比弱智稍微好一點;人緣也不好,沒什麼同學願意跟我做朋友,現在回想起來說不定那時的我有亞斯柏格症傾向。

為了得到同學的友誼,我淪為班上「大哥」的跑腿小弟,生活在「你如果不幫我做這件事,我就叫全班同學不跟你好」的恐懼陰影下,極度渴望朋友,但總是孤獨一人。

在嚴格的私立教會小學裡,我無疑就是一個異類。永遠記得一個下雨的午後,班導師請爸媽到學校,在教室裡當著我的面說: 

「我覺得你們的小孩可能不適合我們學校,對面的校園環境對他比較有幫助。」 ( 註: 對面的學校是特殊教育學校 )

當晚,我被父親痛罵,指責我不夠認真才會被班導師當成啟智兒童 ,那晚也是我印象中被父親揍得最慘的一次。


高年級小學


升上五年級後,我的成績稍有起色,大概在班上中、後段間遊走,那時候的班導師在學校中出名的嚴格,成績至上的她將班上的座位依月考成績排序,很自然第班上分成好幾個小團體,我當然屬於成績差的團體。

六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段考後的某天,我突然發現每次月考前課本總是念不完、參考書總是寫不完的原因:

「原來只要每天下課回家後,花一點時間念課本和寫參考書,就可以在月考前把要考試的內容全部念、寫完了!」

一個簡單的想法,竟然讓我在小學結束前倒數第二次月考成績從原本的中後段衝到全班第一名!當時班導師、部分同學懷疑我作弊,只是找不到證據,因為他們不相信總是在班上後段的學生怎麼可能突然變成第一名。然而,最後一次月考我又拿到第五名,週遭的人才漸漸相信我真的不一樣了!


國中和高中


我的人生開始有不一樣的變化,因為我發現:

「腦袋不好又怎麼樣,別人學一次就會,我重複十次要是還學不會,重複一百次總該學得會了吧!」

國中三年間,上述的信念支持著我順利考上台中一中。在台中第一高中,我見識到許多天才,發現先天能力的差異不是一定能靠努力彌補,天才和凡人中間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實際體會到無法改變的差距,高中時期真的蠻沮喪的。

第一次大學聯考失利後,我進入重考班,很多人會覺得重考很辛苦,但那一年卻是高中生涯中過得最開心的一年。補習班老師靈活的教學,開發我的潛力,讓我發現「有思考的努力」可以讓已達到極限的自己再進步,享受努力後得到成功的喜悅。 


大學和工作


進入醫學系後,身邊的同學都是天才中的天才,不過我不再覺得沮喪,因為我發現成績課業不是一切,自己過想要過的生活更重要。


大學最後一年在醫院當實習醫師,不但要面對陌生、繁重的臨床工作,同時還要準備醫師執照國考,對於前六年成績總是低空飛過的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考驗。

那段邊實習邊念書準備國考的日子,彷彿重回國高中時代,一切是那麼單純,每天上班、下班、念書、睡覺,雖然日子辛苦單調,但我很享受這樣單純的生活。和國高中時期最大的不同是那時身邊有老婆陪著我,支持我完成實習醫師訓練和考取醫師執照。

出社會後,一切變的不同,努力只是基本條件,能不能成功,還要經過現實環境殘酷考驗,再也不可能像學生時期那麼單純。


頭腦越用越聰明


很多從小看著我長大的長輩都覺得我的轉變是「奇蹟」,但奇蹟從不會憑空發生,背後血淚交織的努力才是促使奇蹟出現的動力。

走過這段生人旅程,我的感想是無法改變上天賦予的頭腦,若肯努力吸收知識,願意用心思考,大腦在不斷運轉下,可以越來越進化,越用越聰明。



我是「大眼仔」


兩年前暑假卡通電影「怪獸大學」中的角色「大眼仔」讓我看到過去的自己。大眼仔知道自己長得不可怕,想盡辦法要成為優秀的驚嚇專員,經歷無數失敗、旁人嘲笑,中間還被怪獸大學開除,最後憑著自己的努力,從怪獸電力公司底層員工,蛻變成最優秀的驚嚇專員。

記得第一次帶女兒觀賞這部電影時,數度熱淚盈眶,電影結束後我跟女兒說:「拔鼻就是大眼仔喔!」結果,隔年生日我收到這樣的禮物:





女兒,真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