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我和腸套疊的故事

 
     

   
過去的我

   
現在的我,獨立診斷腸套疊 (intussusception) 不是困難的事,但在十多年前,一個第二年住院醫師 (R2),夜間獨自在分院值班, 只能靠自己正確診斷腸套疊無疑是莫大的挑戰!
   
 

獨自在分院值班

   
當年,由於健保總額的關係,部分輕症無法在醫學中心住院,特別是因為感冒發燒或腸胃炎不肯喝水、吃東西的幼童,住院原因其實很單純,需要點滴輸液治療,幫助幼童度過脫水時期。所有住在分院的病人都需經過主治醫師審核確定無併發症,每天主治醫師也會到分院查房 1 ~ 2 次,相對於在醫學中心值班需要照顧病程複雜或重症病人,住院醫師到分院值夜班其實是「爽缺」,然而,對於被稱為「移動式鳳梨」的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輕症也可能變成急重症,值班根本不可能有平安夜!
    
    

腸胃炎變成腸套疊

 
那天,我滿懷平安夜的期望踏進分院值班,小夜接了幾床輕症病童,分院病房較小,十多床的病人不是太大的負擔,稍微將病房全部的病歷和病人巡過一輪,沒發現嚴重的問題,想說大夜應該可以好好安眠。凌晨兩點左右,護理師打電話到值班室叫醒我,告知一歲多腸胃炎的病人半夜突然間歇性哭鬧,腹瀉時家長發現糞便紅紅的,可能是血便,請我到床邊處理。


到病床邊,病人家長拿出剛剛的「血便」,我發現血便呈現果膠樣,看起來像是粉紅色果膠樣大便 (currant jelly stool),可能是腸套疊造成,但當時的我沒有獨立診斷腸套疊的經驗,之前若有疑似症狀都是請學長姊幫忙處理和掃超音波確診,但分院值班只有我一個醫師,兒科病房沒有超音波機器,即使有機器我也不太會操作,怎麼辦?
        
        

尋找超音波

   
焦慮、慌張、恐懼等負面情緒盤據在心頭,我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突然想到樓下有婦產科門診,診間應該會有超音波機器,我聯絡醫院警衛,請他給我門診區鑰匙,但我不知道超音波放在哪個診間,警衛也不知道,只能拿著手電筒和鑰匙,要黑暗的門診區,一間一間診間開門找超音波,幸好,沒花太久的時間,在角落的診間,我找到了婦產科超音波。
   
     

不認識超音波型號

   
陌生的超音波機器,沒見過的型號,連開機都不會,怎麼辦?只能憑藉以前摸索 3 C 產品的經驗,先確定機器有上接電源,嘗試按長得像電源鍵的按鈕,一陣手忙腳亂,按到螢幕有反應的電源鍵,終於開機了!拿起超音波探頭,確定可以使用後,我請護理師帶病人到診間,開始幫病人做超音波檢查。
   
    

初次確診腸套疊   

 
當時我只是 R2,還沒有接受過正式超音波掃描訓練,只能回想以前看學長姐掃超音波的動作和教科書上的影像解析,在家長面前強作鎮定和專業不疾不徐幫病人掃超音波,最後我在病人右上腹的位置,掃到一個清楚標靶狀影像 (target-like),腸套疊確診!
   

 
治療腸套疊

 
確定診斷後,接下來的步驟容易得多。我先連絡主治醫師報告診斷,經他同意後將病人轉回總院安排顯影劑灌腸復位術,結果腸道卡得太緊無法灌通,趕緊會診小兒外科醫師安排緊急手術,手術中發現腸道組織並無壞死跡象,也沒有引發腹膜炎,外科醫師做了簡單的復位術後,將病人轉至病房觀查,病人最後平安出院,沒有留下後遺症。
   
    

解決問題才是負責態度

 
現在,雖然我已經確診過上百個腸套疊病例,但第一次在分院驚險診斷腸道疊的經歷,深刻烙印腦中。教導年輕住院醫師時,我常分享這段經歷,告訴他們:


「隨著病程的進展,病情會改變,主治醫師查房時沒事,不代表之後一定沒事。你們值班時,病人就是你們的責任,有抱怨就要負責處理,不會處理,想盡一切辦法處理,最後真的還是不會,馬上 call help,打電話給學長姐甚至主治醫師,直到解決病人問題為止,這才是值班醫師該有的負責態度!」
   
     

永遠的鳳梨

 
這麼多年過去了,很多事情改變了,我也從年輕住院醫師變成主治醫師、主任,唯有一件事不變,在醫院中,我依然是人見人怕的移動式鳳梨,不管經過多少年,這個稱號永遠無法從我身上抹去!